广州两会·南财观察|全链推进产业融合 广州如何通过“百千万工程”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最新信息

广州两会·南财观察|全链推进产业融合 广州如何通过“百千万工程”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2024-01-19 18:15:00
广州作为超大城市,既有繁华都市的活力,也有广袤乡村的美丽。其中,5800多平方公里村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78%,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短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成为广州“二次创业”再出发必须面对的课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务实接地气,今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施工图对广州城乡融合来说是很好的发展信号。来自基层的代表听到了最想听的声音!”1月18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闭幕。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牵动多位基层村社代表和政协委员心弦、让他们备受鼓舞的,正是“百千万工程”这项与乡村振兴牢牢挂钩的重点工作。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用五个“全”字来描绘百千万“施工图”:包括全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全域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共治共享水平、全力打造改革创新示范、全心推进新型帮扶协作,并提出了当好全省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示范和表率目标。
  探索“强区促镇带村”路线
  产业旺起来,村民富起来,乡村振兴才有效果。广州有7434平方公里土地,11个区、177个镇(街)和2822个行政村(社区),如何充分发挥本地优势,集中力量让乡村经济 “强”起来,让群众从“百千万工程”中获益?产业融合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广州市委常委会在部署推进“百千万工程”时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休闲观光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穗字种业”振兴、海洋牧场建设,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等。
  此次报告也提到,全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既要实施“一区一策”,推动产业特色化发展;同时也要开展“一镇一业”建设,做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
  在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从化思乡源花生专业合作社社长吴小丽看来,“一区一策”有利于推动各区农文旅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展“一镇一业”建设,也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的经济产业。作为从化区的一名返乡创业青年,吴小丽毕业后回到从化区吕田镇做起了农业种植,进一步培育从化特产“吕田黑花生”品牌,并逐步拓展了集研学、采摘、露营等配套的旅游项目,打造集吃、住、玩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从化区的功能定位是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广州的后花园,必须守稳筑牢广州北部生态屏障。吕田镇是流溪河的源头地,流溪河是广州的母亲河。因此,吕田要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道路。”吴小丽表示,未来自己还将基于这一优势,从农文旅产业融合的角度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从化经济发展提升一个层次。
  沿袭“一区一策”、“一镇一业”思路,基层村“一把手”在推动“一村一品”特色品牌村上各显身手,让产业发展成效受益于民。
  位于广州东北部增城区正果镇东南部群山之中的畲族村,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广州市人大代表,增城区正果镇畲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映霞介绍,由于产业单一,且地处高山离市区比较远,很多村民都选择了下山发展。为了让冷清的乡村“热”回来,近几年,雷映霞带领畲族村村民,依托畲族服饰、畲族歌舞等独特民俗文化和畲寨沟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文化古镇,绿美山城”品牌,大力发展一批具备畲族特色的民俗生态特色旅游产业,吸引了广州市其他区域、东莞、深圳、港澳等地的游客,全年最多接待游客量达五万人次。
  在发展文旅业后,畲族村的集体经济从2022年的30万元提升到2023年的45万元,村民的人均收入也从2022年的1.6万元提升到2023年的2.8万元。“村内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村民的幸福感也更强了。”雷映霞表示。
  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认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离不开深刻的土地制度改革,有效统筹工业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合理分配与利用,避免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碎片化。
  广州市人大代表、南沙区榄核镇甘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晓丽对此深有体会。从2021年起,甘岗村陆续通过土地集约化经营,盘活农田土地和鱼塘两大“家底”,引进两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乡村产业发展。许晓丽介绍,过去,甘岗村的农田主要种植年桔、果蔗、花卉等低价值农产品,实行土地流转、通过招商引资规模化经营后,2023年,甘岗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634万元,同比增长 25.7%。其中,利泰智农项目的引入,不仅让每亩农田的租金从2000元/年增加到3100元/年,还为当地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村民不仅可以靠“收租”养家,还能在家门口学技术、再就业。
  在帮助老百姓充实钱包后,许晓丽发现了新的问题。她告诉记者,在农村基层,随着人口增长,住房刚需逐年增加,但村民一直被“建房难”困扰,村民建房的管理秩序也缺乏具体的指引。
  围绕全力打造改革创新示范要求,为呼吁加快优化农村村民住宅用地规划管理,规范乡村建设秩序,在今年的提案中,许晓丽建议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工作部署,在上一轮村庄规划全域覆盖的基础上,按照重新编制、局部修改、通则管理、详规管理四种方式,建立广州市村庄规划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指导各涉农区结合村庄实际发展需求,按需务实推进村庄规划优化提升,统筹安排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要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在提升基础建设等硬件条件上发力,还要在养老、医疗、就业等基本的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向城市看齐,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正是我们基层一直在呼吁的。”许晓丽说。
  此次广州“两会”上,就如何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代表委员们从实际出发,为全面提升共治共享水平建言献策。如在广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广州市政协委员、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副书记李劲呼吁关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紧迫问题,充分发挥青少年宫的作用,提升广州乡村地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量”和“质”,重塑乡村地区的未来。对于“百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同法律诉求,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谭国戬认为,应当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不同类型的多元化法律服务。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广州两会·南财观察|全链推进产业融合 广州如何通过“百千万工程”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