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行情成就新生代,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20强近半从业不足4年,背后折射极端行情

最新信息

当前行情成就新生代,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20强近半从业不足4年,背后折射极端行情
2023-06-07 08:42:00
财联社6月6日讯(记者黎旅嘉)在年内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不振背景下,一些新生代基金经理似有脱颖而出之势。
  Wind数据显示,在年内收益前1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近半产品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足4年;而在年内收益前2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更是超过半数产品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足4年。其中,管理诺德新生活A/C的基金经理周建胜累计任职时间仅有327天,但年内收益就却达到40.45%。
  对此,多位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坦言,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和业绩来源主要建立在基金经理早期的行业研究上,与新人相比,老将大多与消费、银行、地产等传统行业相关。新基金经理霸屏的背后,得益于最近几年才设置的一些新兴行业研究员,这些研究员开始被提拔为基金经理,一些相关基金采取“新老”搭配,也是以新人的研究背景弥补老将的能力圈。
  不过,从职业生涯来看,由于其年限尚短,尚未经历过完整的市场牛熊周期,在风险回撤控制上,还是需要特别注意。老牌基金经理历经市场多年跌宕起伏,在这方面或更有心得。可以认为,将新生与传承有机统筹,或是基金公司人才队伍发展的有力模式之一。
  收益二十强过半为“新生代”
  年内,就在不少行业老人管理的顶流基金陷入煎熬之际,基金业绩排行榜上已是越来越“新”。
  基金“新手”所买的重仓股跑得比较快,似乎已是一个普遍现象。Wind数据显示,在在年内收益前1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近半产品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足4年。其中,年内居前的如招商体育文化休闲A/C的文仲阳的从业年限仅有3年又17天;而广发电子信息传媒产业精选A/C的冯聘,其从业年限更是不足3年。
  而在年内收益前2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更是超过半数产品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足4年。其中,管理诺德新生活A/C的基金经理周建胜累计任职时间仅有327天,但年内收益却已达到40.45%。
image  数据来源:Wind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许多基金公司之所以能够进入年度业绩十强、二十强,往往也都是借力年轻选手来完成的。
  在2021年度的业绩排名中,1988年出生的崔宸龙于2020年7月才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但在第二年的全市场竞争中,这位新人就斩获了2021年度的全市场冠军,他所管理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基金在该年度收益高达120%。
  2022年,全市场业绩排名第一的基金经理是黄海。其中,万家基金的黄海成为公募市场中最为耀眼的明星,两只基金包揽权益前二。当然,黄海算不上太年轻,但在管理基金这件事上,他显然还算是个“年轻人”。自2020年9月担任基金经理以来,黄海的基金经理从业经验只有不足两年。尽管如此,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混合、万家新利灵活配置混合分别以48.56%、43.66%的收益率位居2022年权益类基金的“冠军”“亚军”,可以说是大幅度领跑权益市场。而凭借黄海一举夺冠,万家基金也成为2022年度业内最津津乐道的一家基金公司。
  整体来看,“新生代”基金经理受传统投资风格的桎梏较少,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新生代”基金经理反而可能获取更高收益。部分“新生代”基金经理的亮眼业绩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这一点。Wind数据显示,百余名“新生代”基金经理的超越基准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大于5%。
  新人老将如何适应新变化
  在年轻选手频频霸屏的同时,则是年内许多行业老将对市场风格和节奏的不适应。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内出现20%以上亏损的产品中就不乏从业7年甚至9年的老将。
  2023年不断“洗牌”换股,成为不少基金经理应对快速轮动行情的策略。
  这一背景下,有业内人士坦言,行业新人一向都很敏感,会一直吸纳新知识,并进一步拓展能力圈。相较而言,很多老将往往在赢得江湖地位后,会慢慢变得没有那么敏锐。但作为基金经理,个人能力必须要不断迭代,新人对新事物的敏感一定比老人强,也会带来新思想和新思路,这也是很多新发基金采取‘老带新’的原因之一。
  例如,近年来,在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度排行榜前列的年轻基金经理们有不少是踩准了当年行情主线的产品,如2021年以重仓新能源夺冠的前海开源公共事业基金,2022年靠能源股取胜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基金等。
  一些基金经理的能力圈或在研究员时代已基本固化,如果行情长期在能力圈之外,那么就会对一些基金经理的业绩构成挑战。
  “今年以来,AI板块对其他板块资金虹吸效应明显。而部分基金经理是被‘资金潮’裹挟进来的。也就是说,如果不随大流,就会面临基金业绩欠佳、同类排名下滑、基金公司及渠道方不满意、持有人因短期业绩欠佳而选择赎回等压力,进而影响产品规模。在这样的背景下,妥协还是坚守,很考验心性。”有行业人士如是表示。
  新老结合仍是可行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公募行业人才新老交替的速度正在加快,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提拔年轻的研究员成为基金经理,或发新产品,或加入管理存量产品。随着老将的频繁出走,公募基金经理愈现年轻化。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非货管理规模超3000亿的15家公募基金公司中,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多数仅为4年多,且多数公司任职年限在4年以下的基金经理占比接近一半。
  有业内人士坦言,近几年来,公私募加速扩容,新基金成立速度也超过以往,也对基金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而相对的经历过牛熊周期的老牌基金经理在累积了丰富经验与人脉后‘奔私’,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年轻基金经理执掌产品的原因。
  但从业经验并不丰富的年轻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有优势也有劣势。例如,没有成熟的投资系统,能力圈比较小、擅长的行业不多、任职不稳定、投资策略较激进等。作为新人往往没有经历过一轮牛熊周期(5-7年)的考验,甚至没有经历过一个小周期(3年)的考验。有的需要很长时间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在没有成熟的投资系统之前,很难保证有稳定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因而,虽然部分“新生代”基金经理表现出不错的业绩,但从职业生涯来看,由于其年限尚短,尚未经历过完整的市场牛熊周期,在风险回撤控制上,还是需要特别注意。老牌基金经理历经市场多年跌宕起伏,在这方面或更有心得。可以认为,将新生与传承有机统筹,或是基金公司人才队伍发展的有力模式之一。
(文章来源:财联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当前行情成就新生代,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20强近半从业不足4年,背后折射极端行情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